
【勁報記者于郁金/臺南報導】山陀兒10月3日12時40分左右於高雄小港附近登陸,狹強風豪雨襲台,瞬間最大陣風達到17級,重創高屏地區造成大規模停電災情,高屏地區截至4日9時止累積曾停電戶數達270,544戶,在持續動員搶修下已復電171,222戶,尚有約99,322戶停電,新營區營業處動員線路班2班共10位工程人員、昇空車2台、吊臂車2台、工程車1台,並於今日上午7時已整裝出發前進重災區高雄鳳山,全力協助電力修復。868MHz Antenna
【勁報記者于郁金/臺南報導】山陀兒10月3日12時40分左右於高雄小港附近登陸,狹強風豪雨襲台,瞬間最大陣風達到17級,重創高屏地區造成大規模停電災情,高屏地區截至4日9時止累積曾停電戶數達270,544戶,在持續動員搶修下已復電171,222戶,尚有約99,322戶停電,新營區營業處動員線路班2班共10位工程人員、昇空車2台、吊臂車2台、工程車1台,並於今日上午7時已整裝出發前進重災區高雄鳳山,全力協助電力修復。868MHz Antenna
【警政時報 林照東/新竹報導】
儘管山陀兒颱風已減弱為中颱,但仍對新竹市造成強陣風,並引發部分災情。根據竹市應變中心截至今(2)日16時的統計,已累計報告24件災情,包括路樹傾倒等情況。代理市長邱臣遠今日在竹市災害應變中心召開工作會議,指示各單位在颱風警報解除前,必須持續進行整備及待命工作,並感謝各局處及府外單位在這段時間的辛勞,迅速為市民排除各項災害。
MoneyDJ新聞 2024-10-01 18:12:56 記者 萬惠雯 報導泓德能源(6873)將於10月2-4日參與能源界最大盛事「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」(Energy Taiwan)與「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」(Net-Zero Taiwan),泓德董事長謝源一表示,今年以「探索智慧能源點線面,連結全球能源無界」為主題參展,展出多個全新綠能平台,包含以客戶為目標對象的功能「綠電星平方」、「智慧開電」,以及強化現有解決方案的功能「電力交易預測」、「綠電星智匯」、「能源雲」,持續以具體作為展現泓德能源以「國際智慧電力公司」為目標,並以「家家光充儲、戶戶碳中和」為願景的行動。868MHz Antenna
【勁報記者于郁金/臺南報導】受山陀兒颱風影響,台南地區自10月2日下午開始颳起強風,瞬間風力甚至達到10級以上,造成中西區、安平區、南化區共計有5134戶停電,經台電人員緊急搶修,目前均已完成復電工作;此外,每次颱風來襲即受創嚴重的安南、七股區,目前則尚無停電訊息傳出。
868MHz Antenna
【記者 劉春生/雲林 報導】凱米颱風造成雲林縣北港溪流域嚴重淹水的災情,立委劉建國8月4日特別邀水利署賴建信署長親自到雲林淹水地區,進行河川整治的檢討與改善會,今日立委劉建國邀集經濟部水利署第5河川分署吳明華分署長、元長鄉長李明明、雲林縣議員林文彬、雲林縣議員蔡孟真、雲林縣議員蔡岳儒等,向百姓報告客仔厝大排、萬興大排等水利設施,目前改善的進度。
劉建國指出,目前水利署第5河川分署已核定擴大客仔厝大排滯洪池至11公頃,並增設抽水站,總經費達2.3億元。此外,萬興大排的應急工程、災後復建及治理工程也爭取到4.7億元的經費,要來針對共8處進行改善。此2條大排改善以後,能讓防洪量能加強,足以負荷極端氣候帶來的降雨,如此一來方能讓鄰近居家不再淹水。
(觀傳媒雲林新聞)【記者蘇榮泉/雲林報導】山陀兒颱風以緩慢速度逼近台灣,雖然雲林地區今日(2日)尚未出現明顯的強風豪雨,但部分沿海地區,包括台西、麥寮、口湖及東勢等鄉鎮,已有零星停電事故。據台電雲林區營業處統計,停電戶數曾超過1萬戶,但截至今日下午5時,全部受影響的地區已恢復供電。隨著颱風預計入夜後風雨加劇,台電表示若再次發生停電情況,將全力進行修復作業。
【大成報記者于郁金/臺南報導】根據外籍勞工通訊社資料顯示,113年首季移工在臺總數達76萬人,其中又以家庭看護與家庭幫傭逾22萬人最多,為讓從事前述職類移工儘快融入臺灣,勞動部自去年起成立「移工一站式服務中心」,安排其3天2夜講習課程,並協助雇主完成各項移工入國時法定應申辦事項,包括申辦聘僱許可、居留許可、生活通報、職災保險及全民健保5項申辦事項,皆可一站完成,另移工講習課程及講習期間膳宿需求均由勞動部負擔,創造家事移工及雇主雙贏局面。
【說新聞記者 王萓蓁/綜合 報導】燈塔是確保船舶航行的重要標誌,也是黑夜裡指引船隻的一盞明燈,為推動燈塔文化觀光及認識航港產業,交通部航港局與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合作於10月5日及6日辦理「嶼海之光~燈塔文化走讀及手作體驗」活動,即日起開放免費報名,歡迎有興趣的民眾把握機會踴躍參加。
活動兩天共分為上、下午4場次,每場次25人,參加民眾於陽明文化館集合出發,搭乘接駁專車至燈塔文物館,體驗燈塔造型蠟燭手作課程,並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蔡昇璋助理教授,帶領民眾進行燈塔文物館及基隆燈塔的文化走讀,最後還可再回到陽明文化館參觀展覽,認識航港產業。